南京作为六朝古都,为何在此建都的政权都很短暂,这是巧合吗?头条

// 2020-11-02
中国历史上,西安、河南、北京、南京等城市均被不同的朝代作为都城。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,那便是以西安作为都城的王朝大都强悍,以洛阳作为都城的王朝大都软弱一些,而以...

中国历史上,西安、河南、北京、南京等城市均被不同的朝代作为都城。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,那便是以西安作为都城的王朝大都强悍,以洛阳作为都城的王朝大都软弱一些,而以南京作为都城的政权则比较短命。

都城的选择和不同的朝代所面临的不同的历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。秦、汉、唐朝的初期都是以长安作为国家的都城,在长期的发展来看,这片地区的政权普遍都要面临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,常年处于战备状态,在于西北少数民族的战斗中,磨练了自身的战术,提升了自身的战斗力。

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习惯导致他们在面对外来入侵时,第一选择便是硬对硬的回击,在当时看来这都是日常琐事罢了。都城建立在长安地区,充当了一个前沿指挥的作用。君主可以第一时间调集资源安排戍边与防务,长久以来也使得君主得到了锻炼,君主文能安天下,武能马上定江山,秦皇汉武都出于此。

河南地处中原腹地,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,拥有着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。在此建都的国家,君主可以最大限度享受中原地区的资源,温文尔雅的中原文明让他们身心愉悦。要论日子过得舒服,河南可比天寒地冻的西安要舒服得多。

但迁都河南,要有一个先决条件,那便是国家统治力足够,战士足以独立戍守西北边疆,天下无较大战事。唐朝经过初期的发展之后,后建立神都洛阳,中原的安逸与富足是西安不可以比拟的。于是,长久生长于河南地区的君主,便逐渐失去了征战四方的魄力。

于是给后人一种错觉,总觉得定都河南的王朝比较软弱,这也和朝代的成长历程与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,并不能一言以盖之。

南京,历史上称之为金陵、建康,至今已有2600年的历史。在南京定都的政权,往往都比较短暂。东晋作为在南京定都政权中存在时间比较长的一个,也就存在了103年。其余政权均不超过60年,这是巧合还是天意?难道南京城真的不适合作为都城吗?

从南京城的地理位置来看,它北靠淮河、长江,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,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,遇到河流基本都会掉转马头。

南京独特的地理优势是诸多朝代选择定都于此的原因之一,但凡是南方成长起来的政权,均会考虑建都于此。三国时期的东吴,再到东晋、南朝的宋、齐、梁、陈均选择建业作为都城,但都不得不接受相对闭塞,偏安一隅的处境。

在五代十国时期,南唐再次定都于此,传到李煜这一代,南唐已然成为了强弩之末。在北宋巨大的压力之下,李煜频频献上谜之操作,最终南唐也被北宋所吞并,那一道天险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强悍的军队。

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,明朝的朱元璋建都于此,眼看南京便迎来了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。但当时占据南京的朱元璋形势并不是很好,上游的陈友谅地理位置更佳,下游的张士诚更为富裕。陈友谅野心勃勃,顺江而下率领数十万水军进攻金陵,若不是朱文正拼死防守洪都,陈友谅指挥失误,我相信朱元璋也不会成为笑到最后的人。

朱元璋虽然赢了,但不能掩盖金陵的尴尬位置,于是在朱元璋称帝之后,也开始寻求迁都的机会。在靖难之役后,朱棣率军到了金陵,北京防区兵力空虚,朱棣在分兵无术的情况下,将都城迁到北京城,成就了“天子守国门”的佳话。

一直到近代的太平天国时期,洪秀全再次将都城定在了南京,原本长江的那一道天险,由于水军的存在,变成了一条高速通道。曾国藩利用上游地理位置的优势,率领湘军一路南下,轻松攻占南京。

历史是一面镜子,之所以南京的政权存在时间普遍都比较短暂,并不是巧合,而是有其必然的因素在其中。自古以来,北方中原地区才是角逐的主要战场,南京地处长江以南,不利于北方广大平原地区的统治。因此,但凡是具有统治力的王朝,大都将都城定在长安或者是河南等地。

一旦王朝统治力减弱,无法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,南京才成为了退守二线偏安一隅的选择,因此在南京定都的王朝,大都是来此“避难”,被强大的政权消灭也在情理之中。长江淮河那道天险,也仅仅是为强大的军队增添了点难度系数而已。

纵然南京拥有其独有的特点,但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多方面的劣势导致了他作为长久都城的不现实性。

1
联系我们